我們的教學方式
不只是Excel操作,而是培養結構化思維和商業判斷力
從實際案例入手
每個模型都基於真實企業情境。你會接觸到零售、製造、科技服務等不同產業的財務架構,學習如何根據業務特性調整建模方式。
漸進式技能累積
先掌握基本的損益表結構,然後是現金流預測,最後整合成完整的三表聯動模型。每個階段都有檢核點,確保你真的理解了才往下走。
培養商業直覺
數字背後是業務邏輯。我們會討論為什麼某些假設合理、哪些指標真正重要,以及如何向非財務背景的人解釋你的分析結果。

適合誰來學?
這門課程設計給需要提升財務分析能力的專業人士。可能你已經在工作中接觸到預算編制、投資評估或營運分析,但想要更系統化地掌握建模技巧。
- 需要向管理層提報財務分析的企劃人員
- 想要建立量化決策框架的創業者
- 希望轉型進入財務分析領域的專業人士
- 需要評估投資案的投資部門成員
我們假設你有基本的Excel使用經驗和商業常識。不需要會計背景,但要有耐心處理數字邏輯。
學習路徑
整個課程分為四個階段,每個階段約需3-4週時間,具體進度依個人情況調整
模型基礎架構
學習如何設計清晰的工作表結構、建立假設區和計算邏輯、設定合理的命名規則。這個階段看似簡單,但決定了後續模型的可維護性。
財務報表建模
深入損益表、資產負債表、現金流量表的聯動關係。你會實際操作營運資金變化、折舊攤銷、稅務計算等關鍵環節。
情境分析與估值
學習如何進行敏感度分析、建立多情境預測、應用折現現金流等估值方法。這部分會涉及較多的商業判斷。
專案實作
選擇一個實際案例,從頭建構完整的財務模型。我們會提供反饋,幫助你優化模型邏輯和呈現方式。

謝柏廷
課程主導師過去十年在企業財務部門和顧問公司工作,處理過各種規模的財務建模專案。從新創公司的資金規劃到上市公司的併購評估都有涉獵。
我發現很多人學財務建模時,過度專注工具操作,卻忽略了商業邏輯的重要性。所以在課程設計上,我會花不少時間討論「為什麼這樣建模」而不只是「怎麼做」。
我希望學員完成課程後,不只會操作模型,更能理解數字背後的商業意義,並且有信心向他人說明自己的分析過程。